初识印象
目的地简介
-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在蒙古语中意为“红山口”。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距中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 —— 二连浩特300公里,国境线104公里。 这里地域辽阔、四季分明,境内高山、草原、湖泊众多,草原风情吸引着各地游人。乌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察哈尔右翼中旗南部,是一片罕见的高山草甸草原,这里绿草遍地、鲜花遍野,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排列整齐,像守卫着草原的勇士,巍然雄壮。有着“塞外仙湖”美誉的岱海位于凉城县境内,它平静的依偎在青山的环抱之中,宁静、美丽。岱海北侧有一天然温泉,泉水富含微量元素,对多种疾病都有神奇的疗效。世代居住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精彩的那达慕盛会、优美的蒙古族歌舞让游人流连忘返。 乌兰察布市交通发达、便利。京包、集二、集通、大准四条铁路贯穿全市。集张高速铁路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全市通车总里程近7000公里,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110国道、208国道和京藏高速、呼满大通道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乌兰察布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 “桥头堡 ”、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建议游玩时间
- 建议时间:2天
历史文化
沧海沧海,岁岁年年,揭开历史的尘帷,驻足苍茫的古原,我们似乎觉得到了生生不息的各民族于历史长河中游戈繁衍,似乎听到了于雄姿英才,猎火狼烟之中传来的鼙鼓的声声,似乎看到了乌兰察布大地演出出的一幕幕历史话剧。 远古时期,乌兰察布山地“森森极盛”,故《史记》谓居此之民族为“林胡”。秦汉以来,到17世纪末不断还是山西木材的供应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此处曾是“草过于马背,择水而栖,择沃而耕,水草肥美”的优秀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乌兰察布草原风景的真实写照。 乌兰察布自古以来就是南方各兄弟民族杂居的中央。各兄弟民族用辛勤的汗水,共同发明了此处的文明。同时,各民族各民族人民在同历代革命权力的妥协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远的不说,在近代,就有涉及到玫瑰营一带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反动时丰镇的“小状元”起义,给此处的各兄弟民族播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抗日和平前夕,又有震惊中外的1936年红格尔图战役、百灵庙战役;抗日和平中,我党我军树立的抗日依据地和在全市境内展开的敌后游击战,更使此处名扬四海;束缚和平中,著名的集宁战役,就发作在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共同的文物古迹,是乌兰察布悠久历史的见证。此处,出土过具有严重科研价值,距今900余年仍保管残缺的契丹女尸;有成吉思汗三太子窝阔台创业的事迹,还有束缚和平时期“军调”三人会谈小组代表驻地、老虎山反动烈士留念碑等。 战国时,乌兰察布的大局部区域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秦并六国后,又在原来此处的赵地设置云中郡、代郡、雁门郡。秦亡后,匈奴趁中原地域楚汉相争,得空它顾之机,大举南进,此处的大局部地域为匈奴所占有。西汉时,匈奴还在明天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树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 —— 中部单于庭。北魏前夕,拓跋、鲜卑在盛乐(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土城)设立北都,树立代政权,续据匈奴故地。隋唐时,突厥又在今和林格尔境内建大利城停止管辖。当前的宋、元、明、清历代,此处都是南方多数民族契丹、女真、鞑靼、瓦剌、蒙古相继生息之地。把这块南方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中央正式命名为乌兰察布,是从清朝天聪年间开端的。据《绥远通志》记载,乌兰察布得于蒙古语“乌兰察布”一词,即为 “红山口”之意。“红山口”在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西南25公里的大青山脚下,历史上为重要军事要塞。所辖六个部落旗于一定工夫经常会盟于乌兰察布一地,承受清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的检阅和听取皇帝的诏命,将汇合处的地名冠之为盟。清天聪六年(公元1633年),四子王部落、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左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个部落初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兰察布盟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