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印象
目的地简介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的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和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
宁夏的大部分地区由于黄河缓慢穿流而成为了河套平原的一部分,这里的土地富饶,宁夏也因此获得了“塞上江南”的美誉。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区域,宁夏自古以来就扮演了连通中原与西域的重要角色,这里也成为了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之地。
宁夏共有5个地级市,分别是首府银川,拥有丰富煤矿资源的“塞上煤城”石嘴山,“中国回族之乡”吴忠,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和欧亚大通道必经之地中卫。
建议游玩时间
- 建议时间:4天
特色亮点
在“塞上江南”看“塞上明珠”
宁夏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而作为宁夏首府的银川则被称为是“塞上明珠”。银川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塞上古城,曾经是历史上西夏王朝的都城。而现在,银川是宁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这里有著名的西夏王陵、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三关口明长城、沙湖等旅游胜地,无一不展示着银川无尽的历史魅力和自然风光。
感受“塞上煤都”的别样魅力
石嘴山因地处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以生产无烟煤而闻名中外。但石嘴山不仅仅只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工业基地,它还是宁夏唯一一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石嘴山的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和石嘴山森里公园让塞上风光不再只有沙漠,著名的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这一区域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是极其珍贵的文物资料。
千塔之城的回民文化
吴忠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汇点。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吴忠的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塔群之一,而吴忠的清真寺仿佛让人来到了中东的穆斯林国度。
亲临丝绸之路重镇
固原建于公元前114年,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这座城市历久弥新,新的固原十景“龙潭天影荷花映日、六盘云蒸须弥佛光、古岭雁鸣丹霞翠色、耕读弥新朝那遗韵、古道迢迢旧隘新曲”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在沙坡头见证真正的塞上风光
中卫有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在这里可以见证到真正的塞上沙漠奇观,这里的沙坡高150米,倾斜60度。每当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人坐在沙顶上倾侧下滑,沙坡内便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呜,悠扬宏亮。
区域分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划分为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另外还辖1个开发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历史文化
历史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宁夏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宁夏成为了羌戎、匈奴族的散居地。秦朝时宁夏属北地郡,汉、魏两朝时期分属郡州。唐、宋两朝分归两道(路)。元初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以西夏故都为中兴府,改宁夏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将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于宁夏设宁夏府路。明朝设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时宁夏属甘肃省。
1928年设宁夏省,是****时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宁夏版图缩小了近80%。1954年宁夏省撤销,北部的阿拉善和硕特特别旗与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现在的阿拉善盟)归入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并入甘肃省,宁夏为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甘肃省银川专区撤销,宁夏各县直属自治区。自此,宁夏成为中国的五大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文化
宗教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和天主教。宁夏全区现有清真寺3300多处,阿訇4000多人,满拉6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此外,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000余人。
宁夏从明代起就有规模宏大的清真寺,现存较著名的清真大寺有银川南关清真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同心清真大寺。
宁夏自魏晋起就有佛寺。唐朝时宁夏灵武一带已有不少寺院和僧道。西夏时曾把佛教定为国教,西夏皇帝多次向宋朝献良马,乞赐佛经。公元1055年,西夏毅宗发数万人建承天寺塔(今银川西塔),藏《大藏经》,并到处修建寺庙。清康熙年间,宁夏境内出现过十八位著名的和尚。
宁夏的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也较早。解放时,有天主教堂12座,神父12人,修女17人,教徒约2000人左右。基督教于1879年传入宁夏,平罗、银川、石嘴山、中卫、中宁等地仍有少数基督教徒。
节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整个白天,不吃不唱,称为封斋。经过一个月的斋戒,在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庆祝一个月斋戒期的结束,故名开斋节。开斋节是回教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圣纪节
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在每年六月八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亦称“圣忌”。为缅怀其功德,举行纪念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宰牲节
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忠孝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这天上午10点左右,回民个个头戴小白帽,衣冠整齐,前往清真寺进行会礼叩拜。会礼结束后,在条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典礼完毕后,众人开始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花稞稞等互相庆贺。
宗教信仰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这里的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
风俗禁忌
风俗
1、宁夏的回族按照其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每当迁居新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建造本地区的清真寺,以便于做礼拜,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沐浴、交流信息和商讨重大事情等。每逢纪念日,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聚会的场所,届时会有《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故事的演讲。
2、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另外,回族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还表现在饮食卫生上。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讲清洁要身心并重,身体与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清洁是高层次的。
3、回族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土葬送葬时众亲友争抬“金匣”,不穿孝衣,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不搞吊孝活动。
禁忌
1、宁夏回族主食以面、米为主,在肉食方面禁忌较多。回民禁食猪肉,对这要求执行时极严格而自觉。并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禁用猪油制的肥皂、香脂等。回族禁食的食物,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鹞等。回族还禁食自死亡动物、动物血及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等。
2、回族民居内部的布局分配体现“以西为贵”,西房通常为老年人居住,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当年老人做礼拜的时候,切忌旁人从正在礼拜的老人前面走过。
3、回族婚姻一般实行族内婚,少数与其他民族通婚者,原则上要求对方随回族习俗生活。斋月一般不结婚。
旅游月历
-
最佳旅游时间
由于地理位置身居内陆,宁夏全年的平均温度较低,因此非常适合夏季避暑,每年的5-10月是去宁夏旅游的最佳时间。宁夏的夏季干旱少雨,气温适宜,充满生气却不炎热。初秋时节则可以欣赏到最美丽的塞外风光。
当地节庆
- 开斋节 |
- 圣纪节 |
- 古尔邦节 |
开斋节
时间:伊斯兰教历9月初~~伊斯兰教历9月底地址:穆斯林贴士: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有其本身历法,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与中国农历不同,它没有用闰年来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关系。伊斯兰历第九个月称为“莱麦丹”,就是教徒守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个月,因此有时在冬天出现,有时在夏天。按照夏季的日出日落时间,教徒需由早上约四时二十分起守斋,至傍晚约七时十分才可吃简单清淡的晚餐。
圣纪节
时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伊斯兰教历3月12日地址:穆斯林贴士:圣纪节,亦称圣忌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相传,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穆斯林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遂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宗教集会,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节日活动通常由当地清真寺伊玛目主持。届时,穆斯林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到清真寺礼拜,听阿訇念诵《古兰》启示,讲述伊斯兰历史和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的丰功伟绩。
古尔邦节 Eid Adha
时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地址:穆斯林贴士: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节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
私房推荐
《大话西游》
在宁夏拍摄的电影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大话西游》。电影中,蜘蛛精诱惑至尊宝、二郎神大战紫霞仙子、牛魔王抢亲、至尊宝对晶晶和紫霞仙子的表白场面等剧中重要戏份所选取的场景拍摄,都是在宁夏拍摄的。看完这部电影,一定会被宁夏雄浑、苍凉、壮阔的塞外风光所打动。